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3. 陰天城市利馬

我在逛完聖馬丁廣場,回到旅館之後,在天還未暗時就睡了。在南美的第一晚睡得香甜,在天剛亮時起床,已完全沒有時差。

背起背包,我離開了這間只住一晚的小旅館,利馬依然不見陽光,陰天是他的日常。而旅人喜歡陽光與藍天,厭倦總是陰鬱的城市。人似乎也是如此,活潑開朗的人為大部分人所喜愛;而對陰鬱的人避之唯恐不及。然而,我想一座總是陰天的城市,必然會有屬於他的故事,就像總是陰鬱的人一樣。

我再次走往聖馬丁廣場的方向,並在路邊與一個綠白相間的早餐車相遇,點了一份麵包夾蛋餅,配上一杯不知名黃色飲料,簡單的早餐只要2新索爾(約新台幣20)。老闆阿伯在過程中總是對我開朗地笑,並熱情地歡迎我幫他拍照。我這個外來者再度受到友善的對待,能和當地人進行純粹的交流,彼此都很開心。抵達不滿一天,我心中對於南美的種種負面印象,已消逝大半。

害怕到南美旅行的人,會一直覺得南美危險;而到過南美旅行的人,會愛上這裡。如果你是個對南美既嚮往又擔心的旅人,請先放下自己給自己的包袱,出發吧!世界,該由自己親身體會,才會明白。

關於早餐的那杯不知名飲料,在旅途中我才明白是藜麥湯。近年在台灣藜麥開始流行起來,價格也昂貴,但對於祕魯人來說,藜麥就是他們的日常食物。無論是家庭餐館、菜市場、精緻餐廳,總能輕易吃到藜麥料理。這也是我喜愛的祕魯食物之一,只要有機會時,總會在早餐時來一杯熱熱甜甜的藜麥湯,有時甚至會買一罐當作旅程中的補給,營養又划算。

在方正的聖馬丁廣場北面角落,就能進入「聯合步行街」(Jirón de la Unión),步行街的路面是磨石子地板,兩旁滿是各種顏色、各種風情的西班牙殖民建築。各式商店、百貨公司、甚至麥當勞、肯德基與星巴克,都藏在這些幾百年的歷史建築中。早上9點前,商店還沒開門,步行街人們稀稀落落,正好能輕鬆地散步。步行街從聖馬丁廣場連接到利馬的武器廣場,當看到有壯觀雕刻的仁慈聖母殿教堂,就走了一半,已能看到前方武器廣場的一角。

在西班牙殖民過的城市或小鎮中,總會有一個中央大廣場,作為城市的中心,總統府、市政府、大教堂等重要建築,圍繞著中央大廣場。在每個國家,中央大廣場有不同的名字,在祕魯就是「武器廣場」(Plaza de Armas)。而對於旅人來說,許多當地旅行社、高級旅館、餐廳、郵局、旅遊資訊中心,也常圍繞著武器廣場,可說是造訪一座城市的起點。

在武器廣場四周散步,已能放心拿出相機拍照。時間尚早,少有遊客,寬闊的廣場加上無邊際的陰天,許多顏色鮮艷的殖民建築,似乎也跟著憂鬱起來。我在「祕魯文學館」(Casa de la Literatura Peruana)前停下腳步,淺綠與白色相間的建築吸引了我,在那裡,我第一次把相機交給了陌生人。

「他會拿了相機就跑嗎?」

這樣的聲音在我心中出現,在2016的祕魯,數位相機是有錢人的專利。然而我還是選擇了相信。這位年輕男子笑著替我和文學館拍了照,並很害怕拍不好,要我確認。路人的拍照無法強求,我笑著向他道謝,那並不是虛應故事的笑,而是對於自己能安心地相信別人的喜悅。

從文學館前向東南小路走,就到了San Francisco教堂。我跟著英文導覽參觀這座建於1546年的古老教堂,而在台灣只懂英文考試,沒有真實英文能力的我,儘管聽不太懂解說,但走在充滿歷史味道的教堂中,耳邊傳來聖歌的聲音,那時我感受到無比地平靜。環繞四周的聖歌,幾百年來並沒有變,從1546年,穿越到了現在。一直留在這古老的教堂裡。

走入向下的樓梯,來到教堂的地下墓室,數萬人離世後的骨骸埋葬於此。儘管經歷了各種人生,因為各種原因死亡,在這裡也只看得見一具具白骨。而從不間斷的聖歌,在地下墓室聽來,變得更加厚實了

教堂二樓有個著名的圖書館,但我因必須趕往機場,無緣參觀。在旅途中,總是有許多這樣子的錯過。一開始覺得很可惜,後來發現,有錯過,才有其他的相遇。

而我即將與祕魯我最愛的城市相遇,Arequipa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