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6. 美與挫折的伴隨

Arequipa市內眾多的歷史建築中,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聖卡塔莉娜修道院。在Arequipa歷史區行走,總會遇到聖卡塔莉娜修道院的巨大白色圍牆,圍牆長達兩個街區,圍出的修道院,就像在城市內的獨立城堡。

在秘魯的日子我總是早睡早起,於是就成了第一批進入修道院參觀的客人。在旅行的途中我喜歡早起,在遊客還不多時,自在地探尋各個角落。修道院內宛如迷宮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小巷、小房間等待探索。而每一條小巷,都有自己的名字,真的就像小城市一樣。

橘白藍三種顏色,將修道院分區。橘就是純粹的橘;藍就是不由分說的藍;白就是一貫的白。從橘區走進藍區,瞬間顏色的變化,震撼著每一顆感官細胞;走入白區,則讓震撼的感官得到休息。在單純的顏色設計中,點綴著的就是植物,一棵翠綠的樹、一盆盛開的小花,簡簡單單,卻美到不行。偶而出現的一盞煤油燈,添加了一些神秘,讓人想像夜晚提著燈,走在小巷裡的氛圍。

純粹的顏色、簡單的素材、寧靜的場域,讓我很享受在院內散步及探索的過程。修道院不論在顏色搭配和空間設計上,都給我很大的美感刺激,這是在台灣不曾有過的美的體驗。

常常有人說:「台灣也很美,不一定要出國。」

台灣美麗的地方真的很多,但在城市中,能感受到「美」的地方非常少,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情。聖卡塔莉娜修道院的美,融合在Arequipa獨特的城市氛圍中,那麼地自然與和諧。

我尤其喜歡修道院內隱密的小門、小樓梯,總有一種發現神秘場所的感覺,配上一盞油燈、一盆植物、一扇小方窗,就能有無限想像空間。就連指引路線的箭頭,也利用簡單的黑色鐵線做成,毫無違和地和修道院的質感融合。

在這裡我請了許多路人幫我拍照,包括看到數位相機會緊張的阿伯、熱情奔放的女子,以及專業指揮我站位的氣質男子。你對於南美洲人的印象是什麼呢?其實,這裡和我們身邊一樣,什麼樣的人都有

宛如一座小城的修道院,我緩緩漫步、靜靜探索,走上三個小時才走完。在接近出口的地方,爬上修道院頂端,一覽Arequipa歷史城區,以及Misti,以及查查尼連峰。

聖卡塔莉娜修道院,我在這裡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的感受,也讓我更加喜歡Arequipa了。

Arequipa的美讓人流連,有一種可以無限地賴在這個城市中的感覺。因此我決定改變計畫,先前往三個小時車程外的科卡峽谷地區,冒險個幾天,累了,再回到Arequipa漫步休息。

我走進Arequipa的菜市場,市場內什麼都有,生活用品、衣服首飾、金屬工具、生食熟食、鮮花水果似乎一天所需,都可在此獲得解決。我大開眼界,一邊觀察攤販,一邊觀察當地人,在市場內,人民生活的樣貌變得清晰。從此我愛上了市場,每到一個城市,找好住宿後,就是找到市場的位置,這真是一個貼近當地生活的好地方。

觀光景點具有特別的意義,而市場則是旅行中生活的一部份。

我在Arequipa市場二樓吃午餐,面對都是西班牙文,沒有圖片的菜單,挑戰再次襲來。我覺得自己像個笨蛋、像個小孩,在這裡我什麼都不懂,渴望別人幫忙,但別人也無從幫起。很久很久,我沒有機會面對這樣脆弱的自己。

在台北生活的我是堅強的、是獨立的,不需要別人幫什麼忙,可以把生活顧好。而台北也是一座這樣的城市,能力在這座城市中,多麼的重要

挫折會讓人成長,但在成長之前,真的會有很多很多的挫折。

為了讓旅行繼續前行,我必須面對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,丟下在台北生活建立起的自尊,接受當下像個笨蛋的自己,重新拆解,再次組裝。

我在菜單隨意點了一道完全看不懂的料理,並將料理名稱寫在日記本上,準備等上菜時,再紀錄到底是什麼。幸運的是,我獲得了一碗美味的雞湯麵,而雞湯麵的西班牙文內,沒有我認識的雞肉(pollo)、沒有湯(sopa),也沒有麵(tallarines)

我忽然發現,這樣不完美的旅行,似乎帶給我更多的體驗,帶我進入了更加真實的國度。

第一次一個人到日本自助旅行時,把每一天要去哪些景點,每一天早餐到晚餐要吃什麼,都安排得好好的,旅行就是照著計畫好的行程走。這其實也沒有不好,尤其對於當初第一次一個人出國,內心充滿緊張的我來說。

而現在我體驗到了意料之外的美好。

我學會了雞湯麵這道料理的西班牙文了!如果在台灣,這個字可能要背很久,也很容易就忘記,但直到現在,雞湯麵的西文我還記得清清楚楚。我想語言始終脫離不了生活,這也是為什麼我從小就上美語會話班,國中時父母也請外國老師幫我上英文,但我仍然無法流暢地使用英文與外國人溝通。而倒是近幾年常常去日本胡亂說一通,反而對於自己的日文還比較有自信。

午餐後我在市場外攔了計程車,要前往Arequipa的長途巴士站。而挫折再次來了!無論我怎麼說,都無法唸清楚「巴士站」的西班牙文,司機大哥一頭霧水,我不斷嘗試卻一直失敗。這時該怎麼辦呢?該放棄嗎?已經明白只能勇敢前行的我,靠著比手畫腳,輔以單字解釋,在司機大哥恍然大悟說出:「你要去巴士站!」時,真是感動到想流淚。

在計程車上,司機大哥教我正確的念法,他念一次我念一次,念不對他也不鄉愿,繼續糾正我的發音。直到我終於念對時,我們都開心地大笑!

回想起來,這是多麼棒的一個過程。而只有在開始動身冒險時,才能遇到,一直待在舒適圈裡,就會失去這樣的機會了。

司機大哥接下來問了我的名字和從哪裡來,要去哪裡,事實上他問的問句我都聽不懂,但我卻能明白他的意思。這是個神祕的過程,我想有許多意念,獨立於語言之外,靠著其他方式傳達。

而當我走進巴士站,新的挑戰,開始了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