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23. 注視情人最後一眼,與Arequipa道別

走出桑樹之家,Arequipa的街道上,正進行化妝遊行,長長的隊伍分成幾個小群,每一小群都有一個化妝的主題。包括印地安原住民、西班牙殖民風,甚至有裝扮成安地斯神鷹的人們。在台灣準備旅行時,總想著可參加一兩個慶典,感受當地氣氛,因此在彈性的行程中,特別安排了在慶典的日子要去Pisac小鎮。來到Arequipa幾天,我發現當地人非常喜愛遊行,雖然不確定在慶祝什麼,但看著人們繁複華麗的服裝、熱情的隊伍,混和著音樂和笑聲,可以強烈感受到慶典的氛圍。尤其看著正在準備出發的隊伍,成員們緊張又興奮的神情;以及遊行中人們熱情大方的眼神,堅定的步伐及舞蹈,多麼希望自己成為圍觀人們的焦點。我感受著人們投入一件事情的專注和熱忱,那是很美好且感動的。

旅途中,真的會遇到好多的未知;不期而遇的遊行,更讓人驚喜。

Arequipa的人們來說,遊行似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部份,住在城市裡的幾天,就遇到了三場遊行,為這座富含氣質的白色之城,更增添動人的活力。能靜、能動;有時是單純的白,有時有華麗的色彩;有大自然壯麗的火山群,有人類造出充滿質感的建築街道;有道地小吃、有精緻美食。這就是Arequipa,很特別的Arequipa,也是很貼近生活的Arequipa

有多貼近生活呢?從路口轉一個彎,看到男人肩上扛了一個大型透明保存盒,裡面裝的,竟是生日蛋糕。這位爸爸,準備為妻子或孩子或父母慶生呢?日常生活,就這樣轉動著

Arequipa最後的幾個小時,我沒有趕時間多跑景點,而是回到旅館,寫著明信片給重要的台灣朋友。寫給朋友的明信片,也記著自己當下的內心感受:「神秘的南美國度,其實人們也就是這樣生活,世界雖大,卻又比想像中小。」儘管用不同的方式生活著,在太平洋的兩岸、赤道的兩邊,人們依然有著共同的,好好活著的意念。

最後的傍晚,我選擇再次走進白城街道,看斜陽打在巷弄中,把兩面牆區分出光與暗,把樹木的影子拉長,把這座帶著一些些哀愁的白色火山城市,變得溫柔。夕陽的黃色光線,漸漸與亮起的路燈重合,接近黃昏的白色之城,看來也有些倦容,想好好歇息了。

在夕陽的最後時刻,迎面而來又遇上了遊行隊伍。然而不像之前的隊伍熱情洋溢,這次的遊行則是莊重嚴肅。領頭的女人向空中撒著白色和紅色的花瓣,身後十公尺的遊行隊伍,扛著聖母的神轎,拿著天主教的旗幟緩緩前進。716日加爾默羅山聖母紀念日,大批人群虔誠地看著聖母像,隨著遊行隊伍繞行白色之城。腳步踩在Arequipa的石板路上,一步一步都是對生命的祈願,都是和自己的對話。我想就如在台灣的媽祖繞境,儘管氣氛不同,信眾所求,大約無異。

一夜過去,和Arequipa道別的時刻終於到來,我帶著前一晚買好的麵包,坐計程車(12新索爾)前往機場,準備搭乘Latam航空前往Cusco。飛機後推開始滑行,機翼劃過機場大大的Arequipa字樣,劃過Misti山腳,再見了,Arequipa;再見了,Misti

飛機向西起飛,轉向北往Cusco飛去,在最後的最後,Misti在機翼下方再次現身。在這段日子裡,一轉彎、一回頭、一登高、有意或無意,總能見到Misti。直到最後,Misti仍出奇不意地出現在我眼前,就像在Arequipa散步的日子一樣。謝謝你最後的道別,Misti,讓我最後,再看一眼,秘魯情人的眼睛。

離開白色之城,我在壯闊的山谷中降落,降落在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,高原上的紅褐色城市,Cusco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