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28. Moray-聖谷大地的同心圓

Pisac的早晨,有狂歡過後的寧靜。也許很多人還沒起床,街道上人不多,市場內倒是已經有了些早起的人。Pisac的市場小小的,販賣著維持小鎮基本生活所需的物品,我和Ting坐在市場內吃早餐,我吃的是酪梨蛋三明治,配上一杯熱可可。我本以為,熱可可應該是使用即溶粉末所泡,想不到老闆開啟瓦斯爐,拿出巧克力磚,切出適當的大小,放在鍋子裡煮。冷冷的Pisac早晨,這杯熱可可喝起來,特別有溫度。

Pisac的街道仍是印加石板路,房子多是簡單的磚造房,在殖民時期,這個小鎮曾被西班牙人摧毀,留下的建築不像Cusco那麼有味道。值得一提的是街道的排水系統,保留了古印加時期的設計,將排水道建在道路中央,遇到路口,還會有些幾何形狀的圖案。初次到訪的我,對這樣「水溝在路中間,而不是兩邊」的畫面覺得新奇有趣,拿著相機猛拍,身旁的Ting反倒覺得對排水系統感到興趣的我有點特別了。

除了山上的遺跡及每年的卡門聖母節,Pisac還以手作市集聞名,尤其是編織的衣物、毛毯,很有印地安特色,Pisac市集也是觀光客來到這裡的目的之一。團客大都在中午抵達,我們在早晨時得以悠閒地逛逛已經擺好的市集,雖然很想帶幾件印地安披肩,卻為了背包重量而忍住,但光是逛逛,也已能開開眼界了。

在我們準備收拾離開Pisac時,我的手機Wifi功能竟奇蹟似地恢復了!我真的沒有被世界遺忘太久。而今日正好是我與兩位同事約好,要進行視訊的日子,一位同事正在俄羅斯旅行,另外一位則在台灣。手機畫面上,位於地球三端,有著不同時間、不同氣溫、不同海拔的三個人,進行著熟悉的對話,這樣的感覺讓我十分開心及懷念。若不是這兩天和Ting一起行動,說了不少中文,我想我大概會在手機前感動到流淚吧!流連不能太久,旅行仍須往前,我與兩位同事道別,前往聖谷的下一個城鎮。

公路28B沿著烏魯班巴河,我們坐在共乘中巴上,欣賞聖谷沿途小鎮風光。沒有辦法每個小鎮都下車去看看,就坐在車上看看聖谷生活的樣貌。

一個小時後,來到與烏魯班巴河同名的城市-UrubambaUrubamba是聖谷的交通中心,是聖谷南線與北線的交會,也是前往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,因此在聖谷地區,Urubamba可說是最為熱鬧的地方。而我們來到此城市的目的,是為了從此地前往聖谷兩處著名的景點:圓形梯田Moray,和高山鹽田Salineras de Maras。前往這兩處景點,沒有大眾交通工具,大多數旅人若不參加旅行團一日遊,就只能包計程車前往。我們一下車,果然就有計程車司機找上來,問是否要去這兩個地方。我用比手畫腳加上畫圖,和司機溝通,我們想先去Moray梯田待一陣子,再去Maras鹽田,而後我們會自己想辦法離開。和司機講好了價格,我認為十分划算,但Ting覺得一定還有更便宜的方法,我們之間有了意見分歧。這時該怎麼辦呢?旅行一陣子,已經很接受一切發生的我,決定和Ting冒險試試別的方法。

我們搭上聖谷南線,開往Chinchero(琴切羅)的公車,請司機放我們在前往梯田與鹽田的路口下車,在路口也有些計程車司機等待包車,但這裡的司機彈性比較低,只願意讓我們在Moray梯田停留半小時,我們覺得時間太短無法好好走,溝通了很久,司機終於願意讓我們停留一小時。然而,價格就很硬了,司機寧可不載,也不讓講價。Ting認為依照旅遊書上的價格才合理,差距有10新索爾,我認為這不到100元台幣,兩個人均分也才四十幾元,就不須耗在路口僵持不下。我和Ting,出現了第二次意見分歧,Ting不願意被多收錢,而我想快些去目的地。而這次,Ting妥協了。

旅行中,真的容易和旅伴發生意見不同的時刻,我很感謝Ting和自己,都願意為了旅程,讓計畫變得彈性,所以儘管我們有想法不同的時候,卻沒有產生任何不愉快。

Moray(莫拉依)梯田,在印加梯田中非常特別,是同心圓的形狀,從高處看,更顯得壯觀。很難想像六百年前的人們,是用什麼方法建造出如此美麗的幾何形狀,況且是實用的梯田,真是名符其實的藝術品。印加梯田的特色,就是每一階的氣溫都不同,適合種植不同的作物,Moray的圓形梯田,把這種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,又方便管理,這鬼斧神工,真的令人欽佩。無怪乎,又有許多人猜測,這是否又是外星人的傑作了。雖然我相信這廣闊宇宙中,外星生命勢必存在,但把Moray梯田算在外星人頭上,真是太對不起印加人了!這可是人們耗費多少心力,才建造出來的實用藝術品呢!

同心圓梯田共有大小三座,我們沿著梯田邊緣,慢慢走,從各個方向欣賞,一邊讚嘆,一邊為彼此拍照,稍早和計程車司機來回喊價的疲倦,早已消失無蹤。

大部分的遊客停留在最大,也整理得最好的梯田,我們沒放過一旁較小的梯田,看到不一樣的面貌。小梯田尚未好好修整,保留了一些荒廢的氛圍,我對風霜刻過的老物情有獨鍾,那似乎是因為更能從其中看到「時間」的感覺,儘管不像整理過的大梯田那麼「美麗」,卻有別具風味的「美」。

慢慢走到梯田面對峽谷的一側,眼前破舊梯田後方,白雪覆蓋的山頭,在背景襯托,這大概是少有人發現的美好畫面。同心圓梯田,就這樣在大山的見證之下,走過了這六百年。

一個小時的停留,對於慢步調的我,依然有些短暫,若有緣再見吧!Moray梯田!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