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author:敲敲旅人 Post published:2021-03-16 Post category:南美洲 / 秘魯 Post comments:0 Comments 旅行,是在印照自己的內心。喜歡的,不喜歡的,都在旅行的過程中,誠實地浮現。不僅如此,就連自己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,都在旅行中無所遁形,好的壞的,都讓自己看得清清楚楚。在Llachón (雅瓊)的一天,是這次旅行中,最喜愛的一天。至今看到當時的照片,仍能鮮明地回憶當時的場景和心情,很想很想進入照片之中。 Titicaca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可行大船的淡水湖,水深且面積廣大,大約是台灣面積的23%。這座海拔3812公尺的大湖,位於秘魯南部與玻利維亞交界處,湖的一半在秘魯,另一半則屬於玻利維亞。 Llachón位於Titicaca湖西岸的Capachica半島尾端,從Puno出發,我先乘坐共乘車到Capachica鎮,這趟共乘車人非常多,所有乘客的行李都被綁在車頂。即使如此,車內仍相當擁擠,我只能站著,且因身高的關係,只能低著頭。這段車程有一個小時,終於抵達Capachica時,真的鬆了一口氣,也終於能好好放鬆脖子。下車的地方正好是個小市集,我買了硬三角麵包和香蕉當作等等的湖邊午餐,再繼續搭乘下一段前往Llachón的共乘車。第二段車程就有位置能坐了,路況不佳,都是碎石子路,一路顛簸地抵達Llachón。這麼辛苦才能到達的地方,也難怪少有觀光客前來。 我走到Llachón的廣場,竟看到村民們聚集其中,教堂前的小高台上,幾個身著正式服裝的人們正在談話。這幾個人大多是男性,只有一名女性,看起來像是村裡的行政人員正在開會。其他村民,大部分是女性,則坐在廣場外圍的地上,安靜地關注教堂前高台上正發生的事。來到這裡剛好遇上小村的集會,我覺得很幸運,尤其是坐在廣場外圍的婦女們,各個身著傳統服飾,做傳統打扮,這和許多地方刻意裝扮給觀光客看的不同(比如說Titicaca湖中小島Taquile),這就是他們的日常裝扮。 Llachón的婦女裝扮,最醒目的特色就是帽子了。四個角向上揚起,讓帽子有波浪的感覺,又像是台灣老厝的屋簷。在帽子的左右兩邊凹下處,則有著用毛線做成的圓球,十分可愛及有趣。另一特色,就是婦女的裙子。這種膨膨的百褶裙,有不同的顏色,每位女性都穿著一條,沒有例外。在裝扮方面,難以忽略的就是婦女的頭髮,她們將長長的頭髮結成兩束長長的辮子,特別的是,兩束辮子尾端竟又有好幾束頭髮。是剪下的頭髮,再集結成束掛在辮子尾端嗎?雖然搞不清楚怎麼做成的,但可以感受到婦女們對於頭髮的重視。而有趣的是,男性們的裝扮卻是相當地普通,鴨舌帽、牛仔褲、襯衫、運動鞋…。只剩下女性保留傳統裝扮,也令人想探究其原因。 秘魯有許多不同的原住民族,在Titicaca地區,更是原住民的大本營,許多少數民族、少數語言,都只在Titicaca地區存留。Llachón的人們屬於秘魯一大原住民族Quechua (克楚阿)族,就算同是Quechua族,服飾在不同地區也有差異,Titicaca湖區可說是體驗秘魯原住民文化的好地方,來到這裡的旅人們,除了去湖中小島體驗重點觀光行程外,各個湖邊小村,絕對是值得拜訪的地方。(對Quechua這個字感到熟悉嗎?這是在台灣常見的運動用品公司迪卡儂的背包品牌,相信很容易在街上看見。而這個牌子的名字,就是來自於秘魯的Quechua族。看起來遙遠陌生的秘魯,卻意外地和生活中有連結呢!) 廣場旁,有個小小的市集,販賣著日常生活用品,其中最大宗的,就是一綑綑的羊駝毛線。與城市裡直接販售成品不同,這裡的人們身上所穿、屋裡所用的毛料物件,幾乎都是婦女們一針一線慢慢編織而成,從市集所販賣之物,可以窺看其生活樣貌。想要不同顏色、不同花樣的新衣服嗎?那就自己製作一件吧! 小村的房子類似台灣古時的「土角厝」,屋頂則是簡陋的鐵皮,我正閒逛於村內時,一名婦女叫住我,問我是否需要住宿,我就這樣不花力氣地找到了今晚落腳的地方。婦女帶我到她家,也就是這鐵皮土角厝的其中一間,我的房間簡單乾淨,沒有插座,屋內只有一個小燈泡,床的底座是石頭,上方則鋪了床墊及羊駝毛毯,窗簾是用Titicaca湖中的蘆葦所製成。主人帶我認識環境,這裡沒有自來水,村民會拿著大桶子挑水回來使用,如廁後的沖水、或日常洗手,都使用勺子從大桶中取用。 Llachón,真的是一個相當原始的地方,習慣方便生活的人們,到這裡來勢必會不習慣吧!彷彿回到幾十年前的世界的我,背著輕裝及午餐,沿著向下彎彎的石造階梯小道,朝著Titicaca湖邊走去。 你知道嗎?光是站在高處看著Titicaca湖,我的心就悸動不已。湖面那柔和的藍,與天空的分界是山;湖中那一叢叢,毛茸茸般的蘆葦,讓湖看起來更加溫暖;它那麼廣大如海,卻在海拔3800公尺以上,我的心,為了這世界竟存在如此美景而感動著。穿過小村散落的房舍,經過天然牧場中的羊群,我終於來到了Titicaca湖畔。 遠遠地,我看見了蘆葦叢中,竟有一些綿羊站在湖水裡吃草,綿羊踏水的景色,真是前所未見!羊兒隨著腳步移動,有時會隱身在蘆葦叢中,有時又在藍色湖面前映出模樣。蘆葦羊群旁,有小船兩艘,一對父女一人一艘,坐在船上。父親看起來正在蒐集整理船上漁獲,女兒則在另一艘輕輕搖晃的木製小船上,看著工作的父親。這是一幅多麼日常祥和的畫面,一切好安靜,所有的生命,非生命,人造物,都在眼中凝結,有好一刻我無法眨眼,心中一股熱氣上升,上升,直到眼睛,化為濕潤的淚水…。 山和水在這裡,雲和風在這裡,人類在這裡,綿羊、蘆葦在這裡,無汙染的小木船在這裡,一切都如此和諧,和諧中,卻又這麼美。若世界上真存在清淨祥和之地,那麼就在此處了吧! 我沿著湖邊散步,清澈的湖水有著寶石般的藍色,只要看過Titicaca的湖水,此生又何須擁有任何寶石呢?擁有再珍貴的寶石,都比不過和Titicaca相處一天。找了一塊石頭坐著看湖,湖波低低地走來,聲音輕輕的,微微觸碰岸邊細沙,就返回去。風吹來微冷,強烈的日照微暖,除了身後村子偶而傳來的綿羊及驢聲,再也聽不見其他聲音。聽不見其他聲音的時候,聽見了自己心裡的聲音,我好想就這樣待著,回歸一種簡單原始的生活,沒有網路、沒有世間紛擾、沒有過多的五光十色、不須煩惱買房理財跟上時代、不須擔心空汙食安…。 打開背包,在湖邊吃了午餐,摸摸湖,感受Titicaca被太陽曬得溫溫的水,看看湖中的水鳥、湖岸的青蛙,一個半小時,就這樣過去了。 突然想到,那對父女怎麼了呢?往來時路一看,兩艘小船上早已空無一人,綿羊群倒是還在蘆葦叢中。身著紅裙的小女孩在湖畔沙地上走著,父親似乎已收拾漁獲離去了。我走向小木船,平靜的湖水為小船照出倒影,一層湖水、一層蘆葦、一層山、一層雲、一層天空,我平靜的心有小小的湖波,我澎湃的情有穩穩的小舟。 一回頭,發現小女孩在我身後不遠,她發現我在拍小船,我們對了一眼,靦腆地笑了一下,我順從直覺地向她說話。「這是妳的船嗎?」「是。」「綿羊也是你們家的嗎?」「對,我在這裡放羊。」女孩的聲音清澈而透明,正如她大大的眼睛。我在女孩旁坐下,告訴她我來自台灣。女孩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台灣在哪裡,我告訴她在很遠很遠的地方。「你叫什麼名字?」「Chu Chaochung.」「Chu Chaochung?」女孩一邊笑,一邊用很接近的發音重複的我的名字。「那妳的名字?」「我的名字叫作露絲雷蒂亞。」「露絲雷蒂亞?」「對,露絲雷蒂亞。Eight years old.」 我又驚又喜,在秘魯,會說英語的人很少,就算會說一些,也害怕發音不正確而不敢說。而眼前的Quechua族小女孩,竟很自然又勇敢地說出她所會不多的英文。而她的眼神,是那麼的純淨無瑕;她的笑容,是那麼的真。「妳好厲害,會說英文!」露絲雷蒂亞靦腆地笑著。「那你幾歲?」「我30歲了!」露絲雷蒂亞看起來有點驚訝,畢竟在當地,30歲看起來已經是中年大叔的樣子了。 我和露絲雷蒂亞用簡單的語言,以及超越語言的方式聊天,過程中她一直有著大大的,純粹的笑容,我想當時我的笑容,也被她感染得無比純粹了吧!我告訴她,我很喜歡Llachón和Titicaca,她笑得很開心。露絲雷蒂亞給我看她背後長垂及腰的帽子,原來小孩子的帽子和婦女又不一樣呢!「我們來拍照,好嗎?」露絲雷蒂亞看起來懂得相機,她將身後的帽子戴上,和我留下了一張珍貴的自拍照。 露絲雷蒂亞繼續放羊了,她矮矮的身軀踩著小小的腳步,偶而用力一踱、手一拍,綿羊就乖乖地向前走。我一邊看著她可愛地放羊,一邊向她道別。露絲雷蒂亞愈走愈遠,我則遠遠地看著她,她有時會回頭,確認我還在不在,並給我一個大大的微笑。 露絲雷蒂亞與她的綿羊,與她身後平靜而溫暖的Titicaca,融合成一幅最美的畫。 在我心中,有一個極為純粹,平靜而溫暖的地方,它叫作Titicaca。在我心中,有一個極為純粹,平靜而溫暖的女孩,她叫作露絲雷蒂亞。 You Might Also Like 2016南美-13. 科卡峽谷的主人-安地斯神鷹 2020-11-29 2016南美-63. Hola智利!Hola Santiago! 2021-05-22 2016南美-40. 病中的絕望與希望 2021-03-03 歡迎留言取消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