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49. Taquile的觀光與日常-日常篇

走出Taquile(塔奇雷)的民宿,廣場的音樂聲已經沒了,原本熱鬧的小島,變得非常安靜。這樣的反差讓人感受非常明顯,觀光客離去後,像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小島上的路都是「手工步道」,在這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地方,一切都是自己來。順著石頭小路,走出主要村莊,除了主要村莊有較多的房子聚集,其他地方都是類似農莊的形式。小島地勢崎嶇,農田也是一層一層的梯田,一片梯田中,就有幾棟紅色屋頂的小屋。而一塊塊梯田的邊緣,是使用幾層石塊堆成的矮牆,圍出田地的範圍。這樣使用石塊圍田的樣子,不禁讓人想到澎湖的菜宅,不知Titicaca湖中小島,是否和台灣海峽中的小島一樣,需要使用石牆來防風呢?

理性的思考時間,無法持續太久,因為在那梯田與紅屋頂房子的遠方,Titicaca湖出現了。那顏色,真是美得不可思議。在寶藍色的水中,夾雜著一絲絲幾乎要成為白的淺藍,緩緩地移動、慢慢地變化。這讓我感受到了清爽,感受到了風。明明如此平靜的湖面,卻又不斷改變;明明不斷改變,卻只有最簡單的元素。

Titicaca的湖水,是一縷藍色的絲綢,當風微微地吹來,絲綢輕輕起了波摺,在陽光下熠熠,形成不同深淺的藍。那緩慢溫和的波動,是世界上最無害的,再也沒有什麼事情,能擾動此時此刻的心了。

伴隨美麗景色的石頭小路,不斷向上,不知不覺,就被帶到了小島的最高處(海拔4050公尺)。通過一個令人懷疑會不會垮下來的拱門,島上的最高處是一座古老的石頭神殿,神殿的屋頂已在風霜中消失,只留下石頭堆起的牆;而曾經守護小島的神,也在更迭中離去,只留下西班牙人帶來的十字架。

坐在牆角下休息,陽光照滿了神殿草地,登上最高處並不見得能小天下,因那Titicaca,登愈高,愈廣大;雖廣大,卻謙卑地平靜。大學時代登山時,總在攻頂成功後有著萬千氣慨;而現在,登上最高處,只有謙卑。

沿著石牆外圍四周,能看見每個方向的景色。北方是Amantani島;西北方正好迎著冬日午後的陽光,逆著光線背後,是Capachica半島,令人懷念的Llachón呀!就在那裡,不知陽光照得光亮耀眼的湖畔,露絲雷蒂亞是否今日也在放羊?

南方,是秘魯的湖岸線;而來到東方,在那藍色絲綢湖水之上,是一排滿覆白雪的山脈,那是約120公里外的玻利維亞。安地斯山脈的空氣乾淨至極,雪山毫不費力地進入眼睛,能有這麼好的空氣,竟成為奢侈的享受。山脈像是浮在湖上一樣,像是冰淇淋紅茶,只是Titicaca的藍,要怎麼樣才能特調出來呢?

慢慢走入村莊,漫無目的地沿著石板路走著,看看小路要帶我到何方。有時小路帶我通過小島上眾多的拱門,這些拱門上方常有戴著帽子的石造小人,雖不知道代表什麼,卻是十分可愛。

有時小路帶我走進村莊,看那些紅色的屋頂,用什麼姿態交錯在Titicaca湖上;看那些紅色屋頂旁的羊群,靜靜地或站或坐,或吃草或看湖。

有時小路帶我跟著居民的腳步,看他們聊天、負重、玩遊戲。看,那天真的小孩,正拿著米袋和小羊追逐呢!

小路帶我來看居民踢足球,放下招呼觀光客的工作後,居民開始自己的休閒娛樂。小路帶我來到了廣場,啊!跟早上的熱鬧完全不同,沒有舞步、沒有音樂,每一個攤位都收起來了,只留下一片空蕩蕩,只留下幾個稀疏的男男女女,坐在地上聊天。給觀光客看的表演已結束,現在上演的,是平凡且真實的Taquile生活。

天色漸暗,小路帶著我走回民宿,路上巧遇了羊群,羊群們霸道地走滿整條路,不留給對向的我一絲空間。我站在原地等羊群走過來,還好他們還算有禮貌,接近我的時候,自動靠向了右邊。和羊群狹路相逢,實在是難得的經驗,看著這些毛茸茸,走路慢慢的綿羊,感到很療癒。

觀光的Taquile,與日常的Taquile,你喜歡哪一種呢?我會毫不考慮地選擇這看似無聊,卻蘊含有趣的日常。

在民宿的晚餐,是我自己一個人在餐廳吃,民宿的主人們並沒有一起。小島的物資不多,晚餐也十分簡單,魚、馬鈴薯、雞蛋,是主要的食物。雖然主人們沒有和我一起吃,卻留下一台收音機在餐桌上,沒有電視的島上,廣播節目是重要的娛樂。大大的餐廳很安靜,只有收音機發出聽不懂的西班牙語,我一個人吃著晚餐,我也很安靜。

旅行到現在,累積了好多好多一個人的時刻,習慣了嗎?也算習慣了吧!自由與孤寂總是相伴,絕對的自由,就有絕對的孤寂。

為自己泡一杯茶,收音機裡傳來的是Frank Sinatra渾厚的歌聲:

I did it my way~(My Way)

My way進入了身體裡,周圍似乎更加寂靜了。

吃完晚餐,銀河就出來了,這次我嘗試了很多次,總算順利拍下南半球銀河模樣。空氣乾淨又沒有光害,這裡的銀河,真的真的很壯觀

躺在床上準備入睡,不知不覺,口中哼起了歌。

I did it my way~~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