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52. 繽紛活力的登山基地城市-Huaraz

我還記得,當飛機降落在Huaraz(瓦拉斯)機場,我走下小小的飛機時,看到的景色。那是在機場航廈後方,兩座全身雪白的山峰-瓦斯卡蘭南峰和北峰(Nevado Huascarán)。其中,南峰的海拔有6768公尺,是秘魯第一高峰;稍矮的北峰則是6654公尺。機場的海拔約2700公尺,且距離瓦斯卡蘭只有25公里,看向北方,這兩座雪白山峰,給了我相當大的視覺震撼,實在是太壯觀了!

在此之前,我從未如此近距離看過全身雪白的雄偉山峰,心裡十分激動,要不是機場人員希望我們快點進航廈,實在想要多看幾眼。一下飛機,就看到瓦斯卡蘭,似乎是在向旅人訴說,歡迎來到Huaraz,開始探訪安地斯高山的旅行。

Huaraz機場位於Anta(安塔)鎮,走出機場,想找共乘車,卻被一位計程車司機攔下,問我要不要搭他的車。我向他搖搖頭,說要搭共乘車,他說沒有共乘車,但我不願相信,只自顧自地往大馬路走,心想來往城鎮之間,大馬路一定有共乘車。

想不到,此時這位計程車司機,竟向附近許多計程車司機說,「那個人說要搭共乘車啦!」引來眾人一陣大笑。我站在大馬路旁,司機們一邊對我指指點點,一邊取笑,我一方面生氣,一方面也擔心是否真的沒有車?

在路邊等了一下,心裡忐忑,不知該不該繼續等下去,如果真的沒有車,等等旅客們都離開了,今天只有一個飛機班次的Anta機場,也將空空蕩蕩。但倔強的我,又不願意回頭去找那幾個取笑我的司機。

最後,我決定走個保險一點,又不妥協太多的路。我走回機場航廈(當然經過時又被取笑一番),看看是否有落單的旅客,願意和我分攤計程車費用。很快我找到了一對有意願的加拿大年輕情侶,司機們看到我和情侶一起上了一輛車,停止了笑聲,而我幼稚地給了他們一個得意的眼神。

其實我沒什麼好得意,我當下的意志不夠堅定,我猜想城鎮之間,一定有共乘車的,否則當地人怎麼移動呢?若真的沒有,成功搭到便車的機率應該也不小。

Huaraz市中心找好旅館後,第一件事就是洗澡,前兩天,一晚在Taquile島上沒有熱水,一晚睡在利馬機場,已經三天沒洗澡了!在長途旅行中偶而會有一個晚上沒辦法洗澡,但因為冬季高原又乾又冷,不太流汗,倒也還好。這次兩晚沒洗,已經快受不了了呀!好好洗完澡的那一刻,之前累積的趕飛機、睡機場、被計程車司機笑的身心疲倦,都得到了釋放。身心一振,終於能到Huaraz街上走走,又是一座新的城市,帶著心中的興奮與期待,打開旅館的大門。

Huaraz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?在到過秘魯各個城市以後,我發現Huaraz是色彩最繽紛的城市。對於各大城市,總是在我腦中有鮮明的顏色記憶:利馬總是灰濛濛,Arequipa是一貫的白,Cusco是紅褐色,Titicaca區域的藍與黃。而在Huaraz,卻沒看到哪一個顏色成為主體,每間教堂、民家各有各的顏色,加上大大小小的廣場裡,開著不同顏色的花,就連人們身上的衣著,都奔放許多。

到秘魯的這段時間,都在首都利馬以南的區域活動,這是第一次到達利馬以北的中北部區域,氣氛明顯和南部不太一樣呢!雖然海拔仍有3052公尺,但位居南緯9度,溫度比秘魯南部高了不少,尤其我從寒冷的Titicaca過來,感受更是明顯。較為溫暖的Huaraz,植物也長得比較茂盛,讓初到Huaraz的我,就覺得這真是一座充滿生命力的城市。

Huaraz的房子比較看不到古典西式殖民建築,這是由於1970年的一場規模7.9的大地震,破壞了市中心大部分建築,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,我們擁有共同的恐懼記憶。板塊運動讓Huaraz周邊有了壯麗的山脈,卻也讓人們必須隨時提防地震及火山帶來的傷害。

從大地震中,唯一留存下來的西式殖民建築,位於城市東邊的Jirón José Olaya小巷。很難想像,大地震幾乎毀去整座城市的房子,卻留下了這樣一條小小的街道。Jirón José Olaya的房子以白色為主體,門窗、陽台則是深綠色,每週日,在此都有當地食物的眾多攤販,可惜我拜訪時雖是週日,卻在接近傍晚的時刻,攤販都已經收了,整條街空蕩蕩的。

走在Jirón José Olaya內,明顯感受到和Huaraz其他地方有不同的氛圍,就像是走進了時光隧道,回到殖民時期。充滿活力的城市Huaraz,仍有寧靜古典的這一條街。聽說,在大地震之前,Huaraz城市內的房子,就像是Jirón José Olaya一樣。想像整座城市若都是這白綠相間的顏色,可能又是另外一座世界遺產城市-白綠之城了吧!同樣經歷過大地震,Arequipa保留了古典的氣質,Huaraz卻走向了汰舊換新。

走在Huaraz市中心,看到不少Chifa中餐廳,在秘魯旅行已久,看到Chifa並不意外,但也因為旅行久了,對於家鄉的食物特別想念。儘管之前對Chifa的食物並不覺得好吃,我仍走進了街邊的「Chifa Blas」,當作在Huaraz的第一餐。這間名為Chifa Blas的店,在招牌下方還寫著繁體中文「布拉斯」;不僅如此,店內掛有繁體中文寫著的「吉祥如意」、「恭喜發財」等吉祥話,真的讓我感到非常親切,也不由得笑了出來。這間Chifa,和我在其他地方吃過的,有些不同。

之前嘗試過秘魯的炒飯,並不是很合胃口,這次決定來試試炒麵+餛飩湯。餐點上來時,看到裝湯的盤子,竟然還寫著「萬壽無疆」,是熟悉的傳統風格小盤子呀!

這盤雞肉炒麵,比較像是燴麵,是有少許湯汁的,看到熱騰騰的蔬菜,真的很感動!立刻嘗一口,竟讓我大吃一驚,這味道,和我熟悉的台灣味十分相近呀!真是太讓人懷念了!醬油的鹹度適中,麵和菜炒得香噴噴的,吃了一口後就停不下來,能在秘魯吃到這味道,當下的我真的覺得很幸福。

餛飩湯裡的餛飩,只有皮沒有內餡,湯裡有幾條肉絲、高麗菜和切碎的蔥花;誇張的是,承襲秘魯「湯」的傳統,裡面一定要有澱粉類的食物,竟然是麵條呀…。這碗餛飩湯裡,最讓我感動的,竟然是湯裡的蔥。蔥,在台灣食物裡,幾乎永遠是不起眼的配角,沒有主演的機會。然而,正因為這樣,所以蔥是台灣食物的日常,是到處都能見到的代表啊!這個時候我才感受到,蔥不只是蔥,它包含了我對於食物的記憶、對於家鄉的情感。

這一餐,我吃得非常滿意。其實從我進店,服務生對我的態度就比較嚴肅,我發現我在吃麵時,他們也會在遠方觀察我的樣子。等到飯後結帳,我告訴服務生「Delicioso!」(好吃!),服務生才露出笑容,他們看起來很開心。整間店裡這麼多中華元素,口味又這麼相近,我懷疑這間「布拉斯」背後,有位高人啊!

食髓知味的我,隔天登山回到Huaraz,去了市內另一間Chifa「皇朝酒家」吃炒麵+餛飩湯,雖然食材看起來大同小異,調味卻太鹹了。所以第三天登山回來,又再去吃了「布拉斯」,這次我一走進去,服務生們就熱情開心地來迎接我了。

到一座城市,少不了的就是逛菜市場,喝果汁。Huaraz的市場不像城市繽紛活力,反而比較傳統一點;而在喝果汁時,店家地吉祥物,竟是卡通版的清朝人物,Huaraz,到底跟中國有著什麼關聯呢?

Huaraz的日子,都會去登山健行,少不了準備「登頂餐」,於是超市就成為了我每晚補給的重要地方。在Huaraz超市內,再度讓我感到驚奇的是,竟然有賣香港「珠江橋牌」、「李錦記」的醬油呀!還有米粉呢!我不禁猜想,Huaraz可能有不少香港移民,「布拉斯」的老闆,也可能是香港大廚吧!難怪比其他地方的Chifa好吃多了!

除了醬油米粉,還有日清的泡麵,口味還不少,價格還比台灣便宜一點。Huaraz真有不少東方元素。而就連街頭小吃,也跟秘魯南部的CuscoArequipa等大城市不太一樣,我看著很想嘗試,卻害怕腸胃再次生病,影響登山健行的計畫。唯一讓我駐足的,是一間麵包店。在此之前,對秘魯麵包的印象就是乾乾的厚實的三角硬麵包,不太有香味。而Huaraz的這間麵包店,一經過就聞到濃濃小麥香氣,麵包種類也比南部大城多了不少變化,讓我忍不住每天都來,買下當作健行的行動糧食,買到老闆媽媽都認識我了,每天都用親切的笑臉歡迎我。

而真不愧是登山客的聖地,在Huaraz市內散步,隨時可見連綿的黑色山脈,以及黑色山脈身後,露出山頭的白色稜線。坐在武器廣場,看著低低的雲,以及雲下山脈,溫暖陽光下的人們,輕鬆地漫步,這是Huaraz的生活節奏。由於來到這座城市的,大多是登山客,較少觀光客,因此觀光設施沒那麼多,就連路邊地攤,賣的都是登山用品,而非紀念品。

在秘魯的日子開始倒數,我決定在觀光氣氛較少、生活氣氛較多的Huaraz,買下最後的紀念品-幾件羊駝毛圍巾。價格真的比Cusco等觀光大城便宜多了呢!

Huaraz的日子裡,每天登山健行後,回到這座色彩繽紛、氣候舒服又充滿活力的城市,獲得充足的休息。而走在市中心的各條縱橫大路,總能看到山脈就在不遠的地方,不禁想著下一趟探險,要往何處去。有Huaraz作為登山的基地城市,真的非常幸福!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