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author:敲敲旅人 Post published:2021-04-24 Post category:南美洲 / 秘魯 Post comments:0 Comments Pastoruri(帕斯多路里)冰河,位於白山脈的南端,這裡健行的難度不高,從登山口到冰河,只有三公里緩上坡,且是鋪設完好的石板路,這是我選擇此地作為健行的一個地點的原因。然而,雖然路程短,海拔卻是相當高,登山口已經接近五千公尺,三公里的路緩緩向上,到達冰河的底部,大約是海拔5050公尺。登山口有幾間小屋,販售簡單的食物、水,以及紀念品。小屋旁,則有馬場,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養馬,不為其他,只為了給遊客乘坐,想想這些馬,生活在這裡,也真是辛苦啊!騎馬的人還不少,一次10新索爾,不到台幣100元,這些馬真的是賺辛苦錢。 在此前,雖已到過海拔5000高度,但卻沒有在這麼高的海拔健行的經驗,我不敢太大意,調整自己的呼吸和腳步,一步步向上走。到了此區,環境和早上的Puya鳳梨區完全不同,雲層多,陽光稀少,風吹來非常地冷。且因海拔太高,生物難以生存,地表植被稀疏,只有散落的小草叢,以及矮小的地衣。整個地表多是黑色的石頭,愈向上走,就愈看不到植物了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不毛之地」吧! 我第一次來到這樣的地方,放眼望去盡是非生物,看不到生機,這讓我感覺到深深的敬畏。我心中不禁想著,若我一個人在這樣的大自然中,我能生存多久呢?尤其到了夜晚,那真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。大自然有它的美,卻也有令人害怕的一面。它有時有無盡包容的心,有時有破壞一切的力量。看著山,我心中只感到深深的謙卑,儘管我登頂,又怎麼可能驕傲地說「征服」?在山之前,我脆弱如一粒塵土,若一個人在此山中,很快我就和地上的砂石成為相同的存在。慢慢地向前走,心中默默禱念,今日拜訪山,我是客,來看看你的美麗,看完我會不帶走一切地離開。 自從那天起,我只要在網路上看到「征服」的文章,都難以點進去看。像是「征服玉山主峰」、「征服馬丘比丘」、「征服南極」…等。當我們完成了一段艱困的旅程,固然值得欣喜,然而若有「征服」的心,對我來說是過於自以為是,人類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偉大,也不應該變得那麼偉大,一旦有征服之心,就是世界失衡的開始…。回國後,若有朋友跟我說:「你好厲害,征服南美洲了!」「沒有,我只是去玩而已啦!」 而我走著走著,竟發現有一個遊客,把衛生紙隨意丟在山間,當下我不知哪來的勇氣,也許是對山的敬畏,讓我實在無法視而不見。我叫住他,指著衛生紙,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他,直到他把衛生紙撿起來。若無法尊重大自然,總有一天,我們會再也無法生存於自然之中。雖然我已經在安地斯山脈生活一陣子,但5000公尺的海拔,還是讓我走得喘,加上冷風吹來,走得雖不辛苦,卻也沒想像中輕鬆。但看看周圍的山,我知道前方一定有不可錯過的景色,山就像是在歡迎我,走向前一探究竟。偶而會與騎馬的旅客交錯,覺得馬真是厲害呀!在這海拔這麼高的不毛之地,還能載人前行,甚至小奔跑,實在是太佩服了!在很多方面,我們並沒有比其他生物厲害,人類真的不該忘記這重要的事。 走了大概十五分鐘,就能見到散落在山上的冰層,由於地球暖化,Pastoruri冰河的範圍也變小了很多,留下一些破碎的冰層在山上。看到告示牌的圖示,三十幾年來,冰斗的樣貌已經不復見,消退的冰層使岩石露出,形成大面積的圈谷。以台灣的山來說,最著名的圈谷地形就是雪山了,在那遠久之前,台灣也曾被大面積的冰河覆蓋,如今已消失。冰河來過又離開,留下的足跡,就是雪山圈谷。而眼前的Pastoruri冰河尚在,但也快速減少中,也許哪一天,此地也會像台灣一樣,只留下冰河的足跡吧! 再走了十分鐘,遇見了一個小湖,湖邊立有恐龍的模型,這裡地層古老,曾有恐龍化石出土。看著廣大的山脈,不知還有多少古生物,億萬年來沉睡在山中。腳步,變得更加謙卑了。至於那如玩具般的恐龍模型,實在與這荒蕪的大自然,很不相搭。 已經可以遠遠地看到冰河,冰河邊緣有一面湖,平靜的湖面倒映著冰河與山,非常美麗。儘管遠方冰河邊,有著許多遊客,但站在湖邊,還是能感受到無比的寧靜,若非今日跟團前來,得在時間限制內回到登山口,我肯定要在湖邊待上好一陣子。 眼見冰河邊人數不少,我先爬上了高處的觀景點,看冰河的全貌。此時天空現出了一點藍天,陽光把冰河照得無比亮白,卻把山照得黑壓壓。冰河與山的交界,是不由分說的黑白分明,在這黑與白之間,冰河邊緣顯得蠢蠢欲動,在默默的時刻彼此消長。 冰河反射陽光,讓人再也無法直視,我戴上了許久沒用的墨鏡,正想為自己和冰河留下合影時,一位秘魯的年輕人叫住了我。「嘿!要我幫你拍一張嗎?」哇!今天真的很難得,一直遇到主動要幫我拍照的人,而且還是秘魯人呀!這位年輕人名叫Fer,住在首都利馬,個性非常地熱情,說著一口好英語,所以我們溝空無礙。有攝影師,我開始在冰河前拍跳躍照,Fer非常有耐心幫我拍了好幾組,他看我跳得有趣,說他也要拍跳躍照,我就用我的相機幫他拍。Fer跟我聊天,說我是他認識的第一個台灣人(雖然隨後,他在臉書打卡說我是泰國人),一定要跟我作朋友,我們就交換了臉書,這也是我在旅行中,唯一一個有交換聯絡方式的秘魯人。 末端因暖化消失的冰河,留在旅人面前的,是一片冰壁。看似堅固的冰壁,下方卻已開始在滴水,還是冬季的八月,冰河卻已開始一點一滴消失中。許多人來到Pastoruri,覺得冰河沒想像中壯觀,而殘酷的是,愈晚來,冰河就愈小了。世界總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,而人類的力量,其實真的很小,若我們能對環境做些許的改變,希望是往好的方面。在物質之前,環境太容易被犧牲了。 領隊大聲吆喝,已到了回程時間,背對冰河望向來時群山,又是不同風景。長長的路向下而行,卻像是走向對面群山,要下山了呀!竟有些不捨。安地斯山啊!今天謝謝你了,謝謝你讓我明白,必須在大自然前謙卑;謝謝你讓我明白,今後面對環境議題時,自己該站在什麼位置。 回程,本以為能早早回到Huaraz休息,想不到車子又停留在途中村莊的一間餐廳,要促進觀光財。我一看菜單,價格都相當昂貴,且我心繫Huaraz市內的炒麵,就決定不吃了。眼看著團內大部分的人都坐下來,點了大份量的食物,我心中無奈,看來勢必有得等了,久沒參加旅行團,真的覺得不適合自己。在餐廳外到處走走,再回到餐廳,悠閒的下午茶大餐仍在繼續,我感到非常無聊,只好再次走出餐廳。此時,有兩個秘魯人叫住了我。「嗨!不介意的話,跟我們同桌吧!」 這是一對年輕男女,坐在餐廳外圍的位置上,他們也沒有點餐。我想我今日真的有陌生人的緣分,就笑著坐下了。這是一對姊弟,英語說得非常好,他們從秘魯北部的亞馬遜雨林大城市Iquitos(伊基托斯)前來,姊姊是律師,弟弟是醫生,兩人說話溫文儒雅,舉手投足也很有氣質。這對姊弟,是我在秘魯遇到的,社會階層最高的人了!又看見了,不一樣的秘魯呢!兩人也不想在觀光餐廳用餐,看到我來來回回散步,就邀請我過去聊天,我們分享彼此的旅程,聊得很開心。這次旅程,由於擔心茲卡病毒,我沒有安排亞馬遜雨林的行程,但此刻聽著姊弟倆描述Iquitos是個非常美的城市,不禁讓我心生嚮往,也下定決心,有一天一定要去Iquitos住幾天,也要去亞馬遜雨林探險。 一次又一次,在我心裡要抱怨旅程中的不如意時,就有意料之外的相遇。旅行之神,不斷在提醒著我,接受一切發生,就會看見美好的事物。可以的話,我希望能把這樣的態度,帶回到台灣的日常生活中。 You Might Also Like 2016南美-66. 復活節島,你的名字是拉帕努伊 2021-06-05 2016南美-25. 在Cusco街頭,被世界遺忘 2021-01-10 2016南美-22. 在桑樹之家,穿越時空對話 2020-12-30 歡迎留言取消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