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從博物館出來後,我也才了解了摩艾的命運。玻里尼西亞人,有著祖先崇拜的習俗,他們相信,祖先過世後,會成為神,給部族力量,因此他們開始製作祖先的石像,也就是摩艾。這樣的信仰並不特殊,一開始的摩艾石像,也都小小的。然而,資源不豐的拉帕努伊,在人類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後,土壤變得貧瘠,終於開始無法養活所有居民了。於是,資源爭奪的戰爭,在各部族間爆發。
戰爭開始後,拉帕努伊人建造大量摩艾,除了想從摩艾獲得力量,更重要的,是一種國力的象徵。製作出來的巨大摩艾,立在海邊,宣示著部落得到神的魔力,才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摩艾,使對手畏懼。於是,各部族的摩艾都造得愈來愈大,高達三四層樓高的都有,愈高大,魔力就愈強,摩艾軍備競賽,就此展開了。
然而,建造摩艾需要開山挖石;運送笨重的摩艾需要大量砍伐樹木作為輪軸,摩艾軍備競賽,讓拉帕努伊的自然資源,消耗地更加嚴重。各部族不但沒有獲得魔力,生活反而因此愈來愈艱苦。領導人想透過戰爭解決問題,相互的侵略開始,除了爭奪領地,也紛紛推倒、摧毀對手象徵國力的摩艾。
倒下的摩艾,不但對於該部族是一種打擊,對於所有島民來說,也是信仰的崩壞。原來摩艾,無法帶來任何力量;原來建造巨大摩艾的「魔力」,都是人民的血汗。意識到此的居民,竟開始連自己部族的摩艾,都將之推倒洩憤。
戰爭、飢荒、失去信仰,拉帕努伊迎來了黑暗時刻,原本有兩萬的人口,只剩下兩千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