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約走了15分鐘,我看到了Ana Te Pahu的告示牌,既然有塊告示牌,這裡必定有些什麼吧!我在附近探索一番,卻瞧不出所以然,只好繼續向前走了。後來我才知道,Ana Te Pahu有好幾個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天然岩洞,這些洞穴位於地底下,是拉帕努伊人的居住地。可惜因為在地底,我沒有仔細探索,就錯過了這個地方。
距離出發35分鐘,我到達了Ahu Te Peu。通過界碑,在我眼前的是一大片的草地,以及草地後方,被下午的陽光照得閃閃發亮的海洋。草地上,沒有明顯的路徑,我姑且就向著海邊深灰色的石塊群走去,直覺告訴我,那些可能是遺跡。我漸漸走近石塊群,草地的蔓延沒有盡頭,我赫然發現,這些石塊的確是遺跡,而且範圍極大,Ahu Te Peu,是一座這麼大的聚落啊!
首先我看到的是船屋與雞舍的遺跡,這些建築大多已經毀壞不完整,可發現建材比Orongo或Tahai粗糙的多,Ahu Te Peu是一個更加古老的聚落。相傳,拉帕努伊的開國君主Hotu Matu’a有一個妹妹,名為Ava Rei Pua,她的墓地就在Ahu Te Peu,此處是冬至的最後一道夕陽光線落下之地。可以想像,在最早的時候,人們就已在Ahu Te Peu建立聚落,而後離開了,因此建築保持古老的樣式,沒有如Tahai被新式建築取代。
Ahu Te Peu有拉帕努伊最大的船屋,長達43公尺,但如今只剩下地基。放眼望去,草地上到處都是散落的石塊,我想它們,曾經都是船屋等建築的一部份吧!也許是因為經費的關係,Ahu Te Peu完全沒有經過整理,走在其中,到處都是斷垣殘壁,非常有冒險的感覺。當初探險家來到島上,看到的並不是一座座立在Ahu上的摩艾,而是我眼前的樣子吧!
說到摩艾,Ahu Te Peu也有非常多。只是它們就像是剛經過戰火摧殘的樣子,有些歪歪斜斜到在地上,有些面部朝下,有些埋在斷垣殘壁之中,有些甚至還在土裡。來到這裡,我才驚覺拉帕努伊島上還有那麼多摩艾沒有被立起來,它們依然在一個失落的聚落中,每天受著風吹日曬雨淋,以一個個落魄的身形。我一個人走在這裡,彷彿走在幾百年前,對於眼前的一切,既充滿感嘆,又有發掘寶藏的興奮,這是不是就是大航海時代探險家們,常有的感覺呢?
Ahu Te Peu還有連綿兩百公尺的矮石牆,圍出整個聚落的範圍;也有較高的巨石牆,不過這石牆與Vinapu的印加石牆相比,建築技術明顯較為粗糙。
在亂石堆中,保留較完整的,就是圓形建築manavai,也就是「菜宅」。到過澎湖的人一定都看過澎湖菜宅,為了防風,將菜種在石牆之後。Ahu Te Peu的manavai也是相同概念,同樣是個風大之島,將菜種在其中,具有防風及防水散失的功能。
我在Ahu Te Peu遺跡群中漫步,走到了海岸邊,向北方望去,遠處似乎還有許多遺跡。拉帕努伊的西北海岸,沒有道路,只有人走出來的小徑,而在那裡,還埋藏有大量的遺跡及摩艾。看來這座小島,真的很值得好好探險呢!不過黃昏的時間已經快到了,此刻並不適合深入荒野,我踏上了返程。
我正要走出Ahu Te Peu的範圍時,路上出現了一隻牛。牠看著我,我也看著牠;我向前走幾步,牠就開始變得緊戒,卻也沒有要離開道路的意思。我身在無人荒野,被一隻牛擋住去路,一時之間,竟不知該如何是好。牛,好大啊!我的生物本能被喚醒,繼續向前,不知會不會刺激到這隻大牛,論力氣,我是比不過牠的;同時,我也不希望因為保護自己,而使牠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