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6南美-80. 旅行之神的眷顧

若要說到智利首都Santiago的台灣名人,就屬芭樂哥了。芭樂哥將台灣的雞排和珍珠奶茶帶到了Santiago,不僅為來到智利旅行的台灣人,有懷念家鄉味的機會,更是風靡了智利人,分店都開了好幾間。我在台灣很少吃雞排,也很少喝珍奶,但來到Santiago,還是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,帶我來到芭樂哥的店。也許是為了熟悉的味道,也許是為了熟悉的臉孔,也許只是能一撫旅行中的孤獨。

然而,當我來到芭樂哥雞排店門口時,拉下的鐵捲門讓我捶了大腿。星期日是公休日啊!我無緣一嚐Santiago的台灣味了。

旅行就如人生,想遇到的,總是遇不到;卻也有更多意料之外的相遇。一切都是公平的。所以我捶了大腿之後,就放寬心去吃了智利味道的午餐。

在台灣,近年來很流行「創意市集」,儘管逛多了市集之後,會發現大部分也沒那麼有創意,只是把門面弄成文青風,販買著普普通通的商品。少部分有趣的店家,卻不見得符合大眾的商業口味。而Santiago倒是有一個手工藝村值得一逛,就是位於城市東方,Las Condes區的多明尼哥手工藝村(Barrio Pueblito Los Domínicos)

坐地鐵紅線到最後一站Los Domínicos,再走一條兩旁的都是公園的直直步道,就能抵達多明尼哥手工藝村。今日剛好有活動,到處都是車子與身著西裝的人們;而來到城市東方,離安地斯山脈更近了。

走進多明尼哥手工藝村,像離開了Santiago,來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。一棟棟殖民風格的平房,塗上淡色系的暗面油漆;房子之間,有樹木、盆栽、公園椅,這裡沒有外面的高樓大廈,像是一個獨立的村子,一個世外桃源。

信步走在手工藝村中,非常地舒服自在;每一間房子內,坐著工作中的職人,隨意走進工作室,有些職人會簡單微笑點頭,有些專注於手邊工作無暇伺候,而一件件手作商品,確實不同於外面的紀念品店,精細而有特色。商品種類也很多,從古老的印加服飾、雕刻、飾品、樂器,到具有質感的居家桌椅、燈具,相當豐富。

我看到了不少喜歡的東西,旅行到了最後,想著買一些也無妨吧?只是手邊的智利披索,已經所剩不多,而這裡大多是現金交易,所以我只能忍下來了。最後,我買了幾張手作皮書籤,書籤上刻有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,作為紀念品送給故鄉的朋友。儘管買得不多,但光是在手工藝村內走走,看看各個職人的作品,感受異國的藝術氣息,也已經是個非常享受的午後了。

在一天的最後,我想登上市區的聖克里斯多瓦爾山丘(Cerro San Cristóbal),其中一個原因,是看看能否在陰天的黃昏時分,有機會能登高望遠,看看城市的美麗時刻;而另一個原因,就是能夠乘坐歷史悠久的纜車上山。

我來到聖克里斯多瓦爾山腳下的纜車乘坐口,卻發現竟然大排長龍,也許是因為,纜車在歷經一年多的維修後,才剛重啟不久;也是由於今天是週日的關係吧!

要排嗎?看著人龍的前進速度很慢,我心裡猶豫著。看了看錶,三點五十分,還有時間能夠慢慢等,而明天我就要離開了,似乎沒有必要再猶豫,就排隊吧!

登上聖克里斯多瓦爾山丘的聖地牙哥纜車(Funicular de Santiago),從1925年就開始營運了,其間雖歷經多次的改建和維修,但現在依然維持著一些復古的元素。人龍緩慢地朝著城堡造型的纜車口移動,大約25分鐘後,總算進入城堡大門了。只是沒想到,進入大門後,還有好多人在裡面排隊等待,等我終於買到票時,已經排隊40分鐘了。

到山頂,除了坐纜車,也可以花45分鐘步行上山,若不是我想要體驗纜車,排隊的時間都夠走上山了呢!來回的纜車票2600智利披索(當時約台幣130),也可坐到山腰的動物園參觀,只是這個時間動物園已經關門了。我看了看手中的纜車票,竟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,車票上印著購票時間,是17:28

我立刻看了手上的錶,是16:28,不是才四點半嗎?抬頭一看纜車站內的時鐘,真的已經五點半了!原來從復活節島回到智利本土,我竟沒有把時差設定正確!明天飛利馬的班機在早上七點起飛,若我此刻沒有發現時間調錯,恐怕我將搭不上飛機了…。

對於自己在旅行的最後關頭,險些犯下大錯,我內心直呼好險,也默默感謝這一切的機緣。還好我沒有放棄排纜車,還好纜車票上印有購買時間,旅行之神,直到最後依然眷顧著我啊!

我不禁想起剛開始旅行,剛到秘魯的時候,那對於一切那麼陌生,那總是在犯錯,總是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自己。來到了智利以後,旅行一開始的感覺已經不見了,已經習慣了,當然也可能是因為,智利和秘魯大不相同,智利和我熟悉的都市生活,比較接近。不知道為什麼,我竟有點懷念一開始旅行的笨拙,一開始旅行那處處是大冒險的感覺…。比較起來,現在真是太平常了。調錯時間這件事,讓我回到了一些剛開始旅行的感覺,我仍然在冒險啊!只是頻率真的下降了很多。此刻我感覺到,在旅行的過程中,我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,但一時卻還說不清楚。

登山纜車來了,載著六十多人,載著我的種種思緒,我登上了聖克里斯多瓦爾山丘頂端。

到了山頂纜車站,仍有一些樓梯可以繼續向上爬,一座純白的聖母瑪麗亞雕像,立於頂端,一旁也有一個小教堂。

有些人走進教堂致意,但大多數的人,都是為了欣賞Santiago的市景而來。本來我還希望能看見夕陽,但因為弄錯時間,此時已經接近六點,太陽已經下山,只剩下淡淡的餘暉,在城市邊緣的雲上。今日Santiago是陰天,空氣中迷茫著的,不知是水氣或是空污,整座城市被灰色所壟罩,雖登了高,卻無法望得太遠。

來到東側,同樣是灰濛濛的城市,但依然能見到安地斯山脈的身影浮現在城市後方,那隱隱約約的山脈,正是我這趟旅行中待最久的地方啊…。此時,安地斯山脈也變得稀薄,就快要消失在視野中,也快要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了。

而已經有許多高樓的Santiago,更是有一棟大廈異軍突起,比其他高樓都要高出兩倍以上,似乎想和安地斯山脈爭鋒。那是Santiago的地標-「大聖地牙哥塔」(Gran Torre Santiago),共有62層樓,高度幾乎和我所在的山丘同高,比城市高出300公尺。 大聖地牙哥塔不只是智利最高的建築物,也是整個南美洲之最,然而儘管它如此高聳,卻又怎麼比得過比城市高出3000公尺的安地斯山脈呢?

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我無法在山頂待到夜景時間,因為最後一班纜車七點出發,而夜晚的Santiago並不平靜,更別說聖克里斯多瓦爾陰暗的山路了。下了山,漫步在附近的街道上,看到這座大城市的另外一面,少了高樓大廈,多的是一兩層樓高的平房,幽靜的街道,參雜著冬日失去葉子的枯木。看來,我註定是來不及認識完這座城市了,它一定還有許多地方,和我想像的不同。我不知道未來是否還有機會,或是否還想到Santiago來,匆匆造訪這座城市,我想該留給自己更多對於Santiago的想像空間。

在路邊找到了一間南美傳統的餐廳,吃了有著熟悉印加風味的晚餐,我的旅行,要在此告一段落了。

那個時候,我是這麼想的。殊不知,一切竟然還沒有結束。

歡迎留言